fbpx
Loading...

Archive for Author: 陳大真

The new coronavirus (Covid19) is raging around the world. Wha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can fight the virus?

With the ups and downs of the epidemic, the new coronavirus has had a serious impact on our daily lives and changed our living habits. Relatives and friends around us have been affected to some extent. However, plagues have appeared many times throughout human history. And human medicine has...

Read More

Introduction to easily confused Chinese medicines in the anti-epidemic prescription “Qingguan No. 1”

The Taiwanese government of the 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the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recently issued a temporary drug certificate “Qingguan No. 1 (NRICM101)” to allow domestic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to manufacture the drug during the epidemic, making this anti-epidemic prescription available for sale. It can also...

Read More

常用中藥陳皮是橘皮?柳丁皮還是柚子皮呢?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綠葉照林光。竹籬茅捨出青黃。香霧噀人驚半破,清泉流齒怯初嘗。吳姬三日手猶香。」                          宋 蘇軾 這是北宋大文豪蘇東坡所寫的詠橘,詞中描寫橘子的香氣尤其傳神,說剝皮後吃完橘子,手上的香氣還可以保留三天,說明其橘皮的揮發油非常地的豐富,而中藥的陳皮就是用橘子皮加工製作而成。 根據台灣中藥典第三版記載陳皮(http://en.whatsintcm.com/dt_articles/%e9%99%b3%e7%9a%ae/)為芸香科植物Citeus reticulata Blanc及其培種的乾燥成熟果皮。中藥材分為「廣陳皮」和「陳皮」。別名有橘皮、紅皮、黃橘皮、廣橘皮等,又因以廣州新會縣產的品質最出名,因此又稱新會皮。此藥材於秋末冬初橙黃橘綠時採收,而四川、浙江、福建也有栽種,台灣因為氣候環境適合生長,因此也有栽種。藥材「廣陳皮」主要為廣州新會縣所產,其十年以上的藥材每克喊價到新台幣10元以上,因其價格昂貴,所以常作為泡茶煮湯之用,處方藥比較少使用,其質地較柔軟,鬃眼也較大,對光透明清晰,鬃眼就是果皮表面的油室,為緊密排列的小圓點,光照之後清晰透明,而「陳皮」就是其他地區所產的橘子皮總稱,通常飲片為切絲狀,質地稍硬而脆,鬃眼較小,以外紅內白,氣香,清潔者為佳。其「陳皮」最早名為「橘皮」記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橘柚」項下,謂:「橘柚,味辛溫……名橘皮」。而到陶弘景所編寫的《神農本草經集注》中記載:「此是說其皮功爾……並以陳者為良」中「陳」字記載提出,在「橘皮」名稱中開始出現了「陳」字。「陳皮」一詞在唐代以前比較少見,一直到元代王好古撰寫的《湯液本草》才明確記載:「橘皮以色紅日久者為佳,故曰紅皮、陳皮。」,此後「陳皮」一詞被廣泛取代「橘皮」,成為我們現在耳熟能響的中藥材。江西省樟樹市為中國出名的藥材集散市場,會將批發來的陳皮藥材切制成非常細的條狀,增加其藥性,因而有「陳皮一線天」的稱號。而臨床上依使用的情況不同,會有不同的炮制方式,「土陳皮」在製作時會先用文火加熱鍋子,之後再放入灶心土下去翻炒,取出後篩去土粉再放涼供使用,另外還有一種「四製陳皮」是使用成熟的橘皮,用薑、醋、酒浸潤炒乾,主要是取其炒過之後燥烈之性降低,所含的揮發油顯著減少,而使理氣之力較勝,因此多用於脾胃氣滯,胸腹脹滿者。 坊間購買時要分清楚,「陳皮」為成熟的橘子皮炮制而成,而「四製陳皮」有些會使用紅茶或是染料下去染色,在使用時會影響其療效,而「橘紅」(http://en.whatsintcm.com/dt_articles/%e6%a9%98%e7%b4%85/)為橘子果皮的外層紅色部分,主要使用於風寒咳嗽、食積傷酒之症狀,另外「化橘紅」其主要來源為化州柚或是柚的未成熟或是近成熟的乾燥外層果皮,另外還有一種稱為「橙皮」的藥材,為酸橙的乾燥成熟果皮,最後還有一種稱為「青皮」(http://en.whatsintcm.com/dt_articles/%e9%9d%92%e7%9a%ae/)的中藥材其來源為橘幼果或是未成熟果實的果皮,藥材又分成「四花青皮」和「個青皮」兩種,以上藥材長相或是名稱都和陳皮類似或是相同,在選購上一定要有所注意,避免購買錯誤。 【圖片提供】張賢哲教授《道地藥材圖鑑》http://en.whatsintcm.com 【作者簡介】 陳大眞 學歷:中國醫藥大學 中醫系博士 現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醫療智慧中心 助理研究員 全國中醫醫學校院共通教材編撰委員會中藥學科 編撰委員 財團法人工業研究院 特聘講師 中國醫藥大學 學士後中醫學系 兼任講師 嘉南藥理大學 藥學系 兼任助理教授 河洛藥典 www.whatsinTCM.com 共同創辦人

Read More

中藥常用在治療腸胃不適的厚朴 分成好幾種 各有所長 應有所了解

「於是乎盧橘夏熟,黃甘橙楱;枇杷橪柿,楟奈厚朴;梬棗楊梅,櫻桃蒲陶;隱夫薁棣,荅遝離支;羅乎後宮,列乎北園;䝯丘陵,下平原;揚翠葉,扤紫莖;發紅華,垂朱榮;煌煌扈扈,照曜鉅野。」  《上林賦》  司馬相如 由上文中的「楟奈厚朴」中的就是用來形容上林苑的壯闊景象,由此看見其樹木之高壯和美麗。 根據台灣中藥典第三版紀載厚朴(http://en.whatsintcm.com/dt_articles/%E5%8E%9A%E6%9C%B4/)為木蘭科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r et E.H.Wilson或凹葉厚朴MagnoliactE.H.Wilson var. biloba Rehder et E.H.Wilson之乾燥幹皮、根皮及枝皮,因其木質而皮厚,因此又稱為「厚皮」、主要產於四川、湖北、湖南、福建、浙江等地,其中浙江的品質優良,其藥用的部位包含樹幹的皮,樹木枝條的皮,或是樹根的皮,通常在春夏之際4-6月採收,因為此時為樹木生長最旺生的季節,採收之後對於植物的生長不會有太大的影響,而採收的樹木通常需要種植15-20年左右,不同的藥用部位採收下來會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如果是根皮或是枝幹的皮其採收後直接陰乾就可以,因形狀常成單筒狀又彎曲似雞腸,因此又稱「雞腸朴」,如果是採收相對比較大的樹幹的皮的話會先用沸水微煮過後,再堆放至陰濕處,「發汗」到內部表面呈現紫褐色,或是棕褐色,如果是烘乾者通常少見紫褐色,接著蒸軟再捲成筒狀,放置乾燥,依照藥材外型成筒狀或是雙捲筒狀因此又稱為「筒朴」,另外如果採收的為近根部乾皮而一端展開如喇叭口,形似靴口狀因此又稱為「靴筒朴」,而其重要的特點都是在製藥的過程中,不可以高溫烘焙,防止藥材所含的精油揮發流失,另外我們在坊間可以買到的是切製好的藥材呈現捲曲盤香狀為主,《雲仙雜紀》中紀載:「蜀中厚朴,若酒後采之,紫色蕩散,用輒無力。」,因此在選購時常以皮厚,內面呈現紫棕色,油性足夠,嗅之會有特殊香氣,斷面呈現小亮星,富揮發油氣味濃郁者,嚼之無明顯的味道偶有苦味者為佳,另坊間有發現會用其他植物的樹皮混淆販售,選購時要有所小心,另由於含有揮發油,因此煎煮時間不可以太久,防止其油揮發,降低其藥性,而依據個人體質情況不同,有時也會使用厚朴花(http://en.whatsintcm.com/dt_articles/%e5%8e%9a%e6%9c%b4%e8%8a%b1/)入藥,其理氣效果稍弱,適用於身體較虛弱之人。 厚朴性溫,味苦、辛,又因辛烈因此又別稱「烈朴」,有理氣燥濕之功效,生用的藥性較為峻強,有時還對咽喉有刺激性,因此會用薑汁炮製過而稱為「薑厚朴」,主要的方式就是將厚朴絲用薑汁拌勻之後悶潤,至薑汁被吸盡,用文火炒乾後取出放涼,薑製後可降低對咽喉的刺激性,並增加寬中和胃的效果,常用治療腸胃疾病的方劑平胃散(http://en.whatsintcm.com/dt_articles/%e5%b9%b3%e8%83%83%e6%95%a3/)就含有此藥材。現代藥理研究顯示其所含的和厚朴酚( Honokiol )和厚朴酚( Magnolol)是很好的抗氧化劑,對身體健康有益。而台灣中醫藥主管機關針對其藥材的重金屬砷、鎘、汞、鉛和二氧化硫皆有一定的標準限量規定,因此民眾可以安心使用。 【圖片提供】張賢哲教授《道地藥材圖鑑》http://en.whatsintcm.com 【作者簡介】 陳大眞 學歷:中國醫藥大學 中醫系博士 現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醫療智慧中心 助理研究員 全國中醫醫學校院共通教材編撰委員會中藥學科 編撰委員 財團法人工業研究院 特聘講師 中國醫藥大學 學士後中醫學系 兼任講師 嘉南藥理大學 藥學系 兼任助理教授 河洛藥典 www.whatsinTCM.com 共同創辦人

Read More

四神湯中常用的茯苓有分好多種,功效也很不同,需要分辨清楚

「割斷凡緣,心安神定。山中採藥修身命。青松林下茯苓多,白雲深處黃精盛。 百味甘香,一身清淨。吾生可保長無病。八珍五鼎不須貪,葷_濁亂人情性。」      踏莎行  《宋 張掄》 這是南宋詞人張掄的一闕詞,上闕詞中說明了茯苓多生長在松樹根之外,也說明了茯苓有安定心神之效用。而唐代文豪柳宗元也寫過一篇《辨伏神文并序》記錄去藥房買中藥伏神時,卻買到野芋,吃了身體更加不舒服的經歷,由此可見,中藥的選購從古至今都要非常小心,避免買錯藥而傷身。 依據台灣中藥典第三版紀載茯苓(http://en.whatsintcm.com/dt_articles/%e8%8c%af%e8%8b%93/)為多孔菌科真菌Poria cocos (Schwein.) F.A.Wolf 之乾燥菌核。其主要產於雲南、湖北、安徽等地,通常在7或8月採收,採收除去泥沙之後,堆置”發汗”將之乾燥,反覆幾次至表面出現皺紋,水分大部分去除後再將之切制,依據切制的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中藥名稱及功效,其中赤伏苓依據台灣中藥典第三版記載其來源主要跟茯苓一樣,差別在於其切制的部位接近外皮的部分而略帶紅色,因此得名,而茯苓皮依據台灣中藥典第三版紀載為多孔菌科真菌Poria cocos (Schwein.) F.A.Wolf 之菌核乾燥外皮。至於茯神依據台灣中藥典第三版紀載為多孔菌科真菌Poria cocos (Schwein.) F.A.Wolf 之乾燥菌核,中間抱有松根的部分。由上可以知道茯苓、赤茯苓、茯苓皮、茯神為同一種植物來源但卻是不同的藥用部位。另茯苓又稱白茯苓、雲茯苓、伏靈、金翁等,而依據產地不同而有雲苓、皖笭、鄂苓、閩苓等之稱號,主要以湖北九資河產的茯苓品質較好,而台灣因為地狹人稠,因此發展出液體培養技術生產藥用菇茯苓,此方式可在短期內獲得大量菌絲體及發酵液,來生產茯苓菌絲體及茯苓多醣。 坊間依照切制的方式不同可以買到幾種不同樣式的茯苓,分別是茯苓片、茯苓塊、茯苓卷三種,茯苓片為去皮後切制的茯苓,通常呈現不規則厚片,其厚薄不一,通常等級較高者又稱為鏡苓,以片厚,質堅實,色白為佳;而茯苓塊為去皮切成立方塊狀之形狀;茯苓捲通常厚度很薄,因此常捲成圓筒狀,上述皆以味淡,嚼之黏牙為佳,辨識真偽的另一個分辨方式為滴碘液,如果顏色為深紅色者為正品,顏色呈現藍紫色者為混淆品,主要是茯苓為菌絲不是澱粉,因此不會和讓澱粉和碘液反應呈現藍紫色。 茯苓是日常生活中常食用的食物,本草書籍中記載其性味甘淡。有健脾、安神、利尿之功效為主。台灣市場常見有賣茯苓糕等當作點心,在明代李時珍所編寫的《本草綱目》中也紀載「茯苓餛飩」的功效和作法:「老人噎食不通,黃雌雞肉四兩,切,茯苓末二兩,白麵六兩,作餛飩,入豉江煮食,三五服效。」另外也可將茯苓磨成細粉,加入熱牛奶一起食用,可以有很棒的安神效果,而茯苓食用上盡量避免和米醋同服。茯苓現代藥理研究有利尿和降血糖的功效,因此有在服用利尿劑或是降血糖藥物者,也要跟醫師討論食用的方式,目前台灣中醫藥主管機關對於茯苓都有規定二氧化硫及重金屬砷、鎘、汞、鉛的限量,因此民眾皆可安心食用。 【圖片提供】張賢哲教授《道地藥材圖鑑》http://en.whatsintcm.com 【作者簡介】 陳大眞 學歷:中國醫藥大學 中醫系博士 現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醫療智慧中心 助理研究員 全國中醫醫學校院共通教材編撰委員會中藥學科 編撰委員 財團法人工業研究院 特聘講師 中國醫藥大學 學士後中醫學系 兼任講師 嘉南藥理大學 藥學系 兼任助理教授 河洛藥典 www.whatsinTCM.com 共同創辦人

Read More

所有決明都顧眼睛嗎? 其實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功用

生決明子:菱方形如馬蹄,黃褐色,兩端斜截有小臍,背腹各有稜線,平滑光澤堅硬 「雨中百草秋爛死,階下決明顏色鮮。著葉滿枝翠羽蓋,開花無數黃金錢。 涼風蕭蕭吹汝急,恐汝後時難獨立。堂上書生空白頭,臨風一嗅馨香泣。」 –唐 杜甫 這首詩寫到雖然百草在雨中爛死,但決明依然翠葉茂盛,金黃色的花朵迎著風雨綻放,讓人心生敬意但也憐惜,雨中的決明展現了超強的生命力,成為文人手下堅毅向前的夢想家。 根據台灣中藥典第三版記載決明子(http://en.whatsintcm.com/dt_articles/%e6%b1%ba%e6%98%8e%e5%ad%90/)為豆科植物決明Cassia obtusifolia L.或小決明Cassia tora L.之乾燥成熟種子。主要產於江蘇、廣西、四川、雲南等地區,基本上大部分的熱帶地區包含台灣都有生產,待秋季成熟後採收,種子曬乾收藏備用,因其種子藥材形狀似馬蹄,故又稱「馬蹄決明」,又因為草本植物故又稱「草決明」,然而中藥青葙子也稱草決明,為莧科的植物,和決明來源不同,主治肝熱目赤之問題,有擴大眼睛瞳孔的作用,因此在使用上要謹慎分辨,決明又其清肝火明目之功效顯著,又稱「千里光」,然中藥千里光另有一菊科植物當作來源,其藥用部位為全草,對於風熱感冒有不錯的療效,因此在使用上要多所注意。另一種比較常見的中藥材為石決明(http://en.whatsintcm.com/dt_articles/%e7%9f%b3%e6%b1%ba%e6%98%8e/),依據台灣中藥典第三版記載為鮑科動物雜色鮑Haliotis diversicolor Recve、皺紋盤鮑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羊鮑Haloovna Gmelin、澳洲鮑Haliotis ruber Leach 或白鮑 Haliotis laevigata Donovan之貝殻。雖名為石決明,主要卻是動物性藥材的貝殼,其主要用來治療青盲、目翳之問題,因為名字容易混淆,所以要分清楚草決明、決明子、石決明、千里光的差別,而在購買時最好能夠明確地說出要購買豆科的決明子,方才不會造成混淆。 名字確定之後,坊間購買也要注意不要買到混淆的藥材,其容易混淆的藥材為「望江南」,因望江南在明代《救荒本草》此書中以決明子記載代用,因此有「假決明」之名,然現在使用上應有所區隔,基本上兩者辨識非常簡單,決明和小決明的形狀皆為菱方形、圓柱形或是斜方錐形為主,而望江南呈現扁卵形;而種子表面決明可見線形凹紋上有有棕色小點紋理,小決明可見棕色小點及淺黃白色線紋理;望江南種子的表面可見不規則的淺黃白色紋理和棕黑色小點,因此外觀上有很大的差別,一定可以有所辨別。 另外決明子在使用上會依據其目的而有生品或是炮製過的差別,生的決明顏色偏青黃色,顏色較均勻;炒過之後顏色變深,並會有不同程度的焦斑,並有濃香味微苦。炒過之後的決明子可以緩解其瀉下的作用,且平肝養腎的功效較為顯著,生品味炒過者潤腸通便之力較強。坊間或是餐飲店常喝到的古早味紅茶有一特殊的香氣,就是使用炒過的決明子一起沖泡而成,決明子除了清熱潤腸之外,現代研究顯示亦有降血壓的效果,因此適量的飲用,對身體健康非常有益,但因為名稱有所混淆,因此購買時應有所注意,另台灣主管機關對於決明子的重金屬含量和黃麴毒素皆有嚴格的把關,因此大家都可安心購買使用。 【圖片提供】張賢哲教授《道地藥材圖鑑》http://en.whatsintcm.com 【作者簡介】 陳大眞 學歷:中國醫藥大學 中醫系博士 現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醫療智慧中心 助理研究員 全國中醫醫學校院共通教材編撰委員會中藥學科 編撰委員 財團法人工業研究院 特聘講師 中國醫藥大學 學士後中醫學系 兼任講師 嘉南藥理大學 藥學系 兼任助理教授 河洛藥典 www.whatsinTCM.com 共同創辦人

Read More

春天生機復甦 高歌暢身 必備中藥 但小心別買錯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 先進 論語 上文中,孔子問各位學生有何抱負,曾點說要在暮春三月,穿上春天的衣服,約上五六人,帶上六七個童子,在沂水邊沐浴,在高坡上吹風,一路唱著歌而回,而孔子也很贊同,由此可見春天在河邊洗澡唱歌是非常自在養生的方式,代表著大地的一切又獲得生機,萬物欣欣向榮。然而唱歌有時也會傷到喉嚨,因此中藥中也有很多潤喉或是化痰的中藥,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胖大海。 根據台灣中藥典第三版記載胖大海(http://en.whatsintcm.com/dt_articles/%e8%83%96%e5%a4%a7%e6%b5%b7/)為梧桐科植物胖大海Sterculia lychnophora Hance 之乾燥成熟種子,另有別名為大發,大海,通大海等,其主要產於安南大洞山,故又稱安南子,而安南其位置就是現在的越南,另其他地方如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廣西,海南島等地也都有所生產,清代趙學敏所著《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胖大海,治火閉疽,服之立起,並治一切熱症勞傷,吐衄下血,清毒去暑,時行赤眼,風火牙疼,乾咳無痰,骨蒸內熱,三焦火症。」說明其清熱潤肺功效顯著之外,對於乾咳者也有不錯的效果,坊間胖大海購買以個大,質地堅硬,深棕色,表面有細皺紋光澤,遇水膨脹性強者為佳,另外有些胖大海種子其外觀看起來正常,內部剪開卻可看到發霉的現象,這應該要有所留意,因此台灣中藥典除了規範胖大海的砷,鎘,汞,鉛重金屬的限量標準之外,尙還記載黃麴毒素之限量以確保使用上之安全。而坊間也可能把圓粒萍婆當作混淆品,其中有兩個方式可以做辨識其差異,第一為透過外觀觀察,胖大海外觀呈橢圓或是紡錘狀,顏色為暗棕色,表面有皺紋,通常微有光澤,而圓粒萍婆成類圓形或是接近卵圓形,表面呈棕黃色,外觀呈現細密的網狀紋理。第二為透過加入沸水辨識,胖大海通常會膨脹至少八倍大,其膨脹的速度快,體積也較大,然而圓粒萍婆其膨脹通常只有二到三倍,且膨脹速度慢,體積也較小,上面兩種辨識方式應可以快速的分辨出其混淆使用的中藥材,而台灣市場亦有販售萍婆食用,其味道特殊,外觀平滑和圓粒萍婆有所不同,很好辨識。 現代藥理研究顯示胖大海因含有黃芪膠糖(bassorin)而可以促進小腸蠕動,另外也發現有降血壓之功效,因此本身如有低血壓者要小心食用,另外胖大海性偏涼,因此不適合長期過量食用。食用上通常一次使用1~2枚,用沸水泡開即可飲用,然要注意不舒服獲得解除就停,食用以不超過5 天為限。希望大家都可以在春天盡情的歌唱,頌讚天地之大美。 【作者簡介】 陳大眞 學歷:中國醫藥大學 中醫系博士 現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醫療智慧中心 助理研究員 全國中醫醫學校院共通教材編撰委員會中藥學科 編撰委員 財團法人工業研究院 特聘講師 中國醫藥大學 學士後中醫學系 兼任講師 嘉南藥理大學 藥學系 兼任助理教授 河洛藥典 www.whatsinTCM.com 共同創辦人 【圖片提供】張賢哲教授《道地藥材圖鑑》

Read More